求职路途:怎么看待“薪酬面议”

阅读数:16482

     [求职者]--希望明码标价

  “自身的价值究竟几何”本来是求职者最关心的问题,但用人单位却偏偏“一带而过”,求职者小张说,在看招聘广告时,“薪酬面议”的字眼太过模糊,让人心存疑虑,不能给人安全感,对到这些未标明薪酬的企业应聘会觉得“心里没谱和没有安全感”,何况不知道自己“身价”几何,就盲目地进行面试,如果最后薪酬谈不拢岂不是白忙一场,希望企业还是明码标价为好。

 

  大多数求职者认为从薪水的高低也能间接看出该公司的职位层次和要求,何况招聘本来就是一个双选的过程,公司提出“薪酬面议”无疑使招聘者在明企业在暗,使自己在面试谈判中处于不利地位。对于那些打出“面议”的招聘,求职者表示自己即使想去应聘,也会从其他渠道了解该公司的薪酬情况,再决定是否投出简历,或是干脆望而却步。

 

  赞成面议的求职者也不在少数,研究生学历的张小姐认为,在工作中每个人能力水平不同,所获得的薪酬自然也就应该不同,如果一概而论则有些武断,她自信可以在面试中充分展示才能,“打动”用人单位,丰厚的薪水也就不在话下了。据了解,这些“面议”的拥护者大多数是学历层次较高或有一定工作经验、甚至是“带着客户名单跳槽”的求职者,他们认为自己的学历、工作经验或客户关系是自抬身价的“王牌”,所以比较喜欢用商谈的方法确定薪酬,同时表示即使公司标明薪水,如果未到达到自己满意的水平,在最后面谈时也是要讲价的。

 

  [招聘企业]--为了招揽更多人才

 

  与求职者的褒贬不一相比,绝大多数企业都很喜欢“面议”,大公司对此的解释是薪酬是公司机密,一些中高层职位的薪酬在员工之间都不能公开,而中小型企业则认为通过面议薪酬可以在招聘会上吸引更多的求职者,以供选择。

 

  一家房地产公司人事经理认为,在初次面试中,每位应聘者与公司沟通时间往往很有限,在第一轮的面试中公司只是对应聘者进行筛选,只有初次面试及格者才有资格在第二次面试时商谈薪酬。而且在双方达成协议之前,企业一般不对求职者就薪酬范围给出最低标准和相关承诺,因为“薪酬的高低只看个人的工作能力。”

  一家在报纸上刊登招聘广告但未标明月薪的IT公司负责人告诉笔者,如果在招聘广告上写有×××元××××元的薪酬,对于有些应聘者来说可能会因为薪酬不理想,而不愿尝试,这样公司很可能会错过很多人才,而“薪酬面议”则会给公司留有余地,先把人才拉来谈,如果确实“人有所值”,即使薪水高一些也是可以接受的。而另一家企业的招聘负责人则认为,由于求职者的能力不同,在不知道求职者能力高低的情况下,只能撇开月薪,先谈能力,一是想堵住某些人的漫天要价,二是给求职者一些自我定价的空间,如果把薪酬定死、没有商量则显得过于武断。

 

  其实,大部分招聘公司还是为“薪酬面议”定出了范围,他们普遍认为公司为职位的薪酬定出范围,可以在面议时使求职者容易把握,为自己定位,不会因为要价太高被拒之门外,或是要价太低“委屈”了自己。

 

  [人事专家]--做到心中有数

 

  一个人的薪酬是与其能力、作用、表现、贡献等息息相关,在用人单位尚未了解你的情况时,开价过高,难以被用人单位接受;开价过低,吃亏的又是自己。

 

  怎样与用人单位协商薪酬?你必须首先知道几点:除非用人单位已经十分明确表态要用你,否则不要讨论薪酬;切勿盲目主动提出希望得到的薪酬数目;尽可能从言谈中了解,用人单位给你的薪酬是固定的还是有协商余地的;面试前设法了解该行业薪酬福利和职位空缺情况。另外,在协调过程中,如果用人单位要你开价,可告诉其一个薪酬幅度。如一定要你说出明确数目,可问其愿意付多少,再衡量一下自己能否接受。

 

  为减少讨价还价的盲目性,可到其他同类公司询问职位空缺情况和大概的薪酬标准,使自己心中有数。

  理想的薪酬,应是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双方都能接受的,而求职者应表现一定的灵活性,必要时可作出一定范围的让步。

上一篇:职业定位准确吗? 职业测评悄然临近 下一篇:没有更多了!